投稿|回县城开店的年轻人:“单挑”瑞幸星巴克,活得还不错( 二 )


门店定在了老城区中心,虽然不临街但好找,租金一年3.5万元;设备不需要很专业,但要好操作、效率高、出杯质量稳定,他选了一台二手的双头咖啡机,两台磨豆机,花了3万元;团队自己包揽了店面设计、建材采购等工作,节省了一定的装修费用,最终花费6.5万元 。
投稿|回县城开店的年轻人:“单挑”瑞幸星巴克,活得还不错
文章图片

“蒸汽咖啡” 门店 / 受访者供图
2021年7月,这家“蒸汽咖啡”一开业,就刷爆了当地年轻人的朋友圈 。对他们来说,这家店的风格、设计、产品,都是县城从未有过的,因此显得非常新鲜,且愿意为之买单 。到第二个月,咖啡店的日均营业额基本稳定在1000元出头 。
2021年底,苗苗也准备在老家灌南县城开一家咖啡店 。
这是一个位于江苏连云港的小城,奶茶店、甜品店不少,卖咖啡的,却只有肯德基和一家私房烘焙,并非主营业务,也谈不上好喝 。
但她开店的想法,遭到了朋友们的一致反对,理由是“县城根本没人喝咖啡,要不然早就有人开了” 。
思索再三,她决定从家庭咖啡馆做起,这样能省下一大笔门店房租和装修费用,不失为一个低成本试错的方法,也能顺便探探县城的咖啡消费市场 。
苗苗的设想是做精品咖啡,即便只是家庭咖啡馆,也在设备上下了血本 。咖啡机、磨豆机、制冰机等一套下来,就花出去7万元 。
好在,在家人和朋友的卖力宣传下,一杯贴着克莱因蓝标签的“黑豆咖啡”,很快在当地人的朋友圈里传播开来 。一个多月下来,每日营业额逐渐稳定在两三百元左右,生意好的时候能卖出500-800元 。
据她观察,县城的咖啡消费主力军,是在政府单位、银行、学校工作的年轻人,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和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消费能力相对较高、复购率也高 。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是她的老顾客 。
投稿|回县城开店的年轻人:“单挑”瑞幸星巴克,活得还不错
文章图片

苗苗的家庭咖啡馆 / 受访者供图
三个月后,苗苗决定把咖啡店开在城西的政府办公区附近,搭配甜品、面包售卖,为这个区域的年轻人提供一些早餐选项 。
在距离灌南县不到60公里的宿迁市沭阳县,Saki也完成了从家庭咖啡馆到县城第一家独立精品咖啡店的转变 。
2020年大学毕业后,Saki本计划前往日本留学,但因为疫情被搁置,上了一年网课后向学校申请了gap year(空缺年),暂时回到老家县城,在一家教育辅导机构上班 。
Saki发现,尽管县城已经有一家星巴克、一家瑞幸,但都位于人流量集中的商圈 。而自己所处的县城仅有两三栋写字楼,人流密度大,每天有不少上班族和考研考编的学生出入,却没有任何咖啡供应 。
她花3000元购置了一台家用咖啡机和一些包装物料,在办公点搭建起一个咖啡角,权当作副业来运营 。没想到,仅仅是售卖基础款的美式和拿铁,每天也能卖出十几杯 。
Saki忽然感觉找到了商机 。这些从大城市返乡、在写字楼上班或学习的年轻人,对咖啡不缺认知,也有消费习惯和刚需,最重要的是,有相当的消费能力和复购率 。
随着办公楼的咖啡角逐渐被熟知,Saki也不得不承认,一台家用咖啡机无法负担起每天几十杯的出杯量,品质不稳定、种类也非常有限,难以持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