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学习之道》作者芭芭拉的技巧,一分钟战胜拖延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读了好多克服拖延的文章,觉得《学习之道》作者芭芭拉的建议简单又实用,背后也有心理学的理念科学支持,更神奇的是快速见效。
用《学习之道》作者芭芭拉的技巧,一分钟战胜拖延
文章图片
大多数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有些事情确实不想做,一想到要去完成这件事情,就感觉特别的痛苦,但内心深处又觉得不得不做,非常矛盾,最后没办法处理这种冲突,就选择了逃避。这样的事情可能是写总结,联系某个你不愿联系的人,健身,收拾屋子,写个读书笔记,去医院……
以年终总结举例,比如说到年底了正好周末在家,计划写一个年终总结。一般会这样,到了电脑前,打开电脑准备找资料,可是一想到做的痛苦,就根本没有想做的动力了,可能就会浏览网页,看看视频,然后很快就一个小时过去了,一想到自己什么都没做,很痛苦,但是要去写总结呢,感觉更痛苦,内心两个小人打架,然后一个上午什么都没做,一直都在痛苦中度过,既没有放松,也没有做任何事情。
用《学习之道》作者芭芭拉的技巧,一分钟战胜拖延
文章图片
在《学习之道》这本书里,芭芭拉提出了一个特别简单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难题。在解决难题前,先分析下,为什么会拖延呢?
——因为一想起去完成某件事就会很痛苦。
为什么痛苦呢?
——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我们再做这件事之前预定了一个结果目标,同时这个结果目标往往一般跟痛苦连接在一起,所以潜意识就会开始抗拒。
所以要想克服拖延,最好的选择是在开始行动前不要关注结果。不关注结果但关注过程,比如开始写总结前,我不去想要必须写完总结,而是告诉自己,我只需要写20分钟就好了,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战胜拖延,开始写作,如果还不能,就告诉自己我先写5分钟就好了,如果还不能,就告诉自己,我先打开电脑,看看别人写的总结也好,关键就是只规定一个时间,不去思考要完成这件事,重在开始。
拖延症只要一开始,基本上痛苦指数就直线降低,而且很多时候完成了会有这样的体会,原来也没什么嘛,还会奇怪为什么我一直不去做呢?其实就是因为把做的痛苦放大了,为什么会放大,因为跟结果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关注过程忘记结果,就可以克服拖延,开始行动。
看完书中这一章节之后,我立即实践了一下,我也有一项拖延的事情持续了一年,那就是继续写公众号,实际上已经断更了一年,都已经失去了打开公众号的勇气,每次想到打开公众号更新,就想到了熬夜写东西的痛苦,所以内心实在是非常抗拒。这一次我按照芭芭拉的策略,选一件可以立即行动的事情,但是不去苛求结果,关注过程。我开始欺骗自己,不是必须要写一篇公众号,就是打开看看微信公众号还剩下多少人关注,查看下各种数据,重新规划下公众号的内容,但是20分钟之内必须一直浏览公众号。
用《学习之道》作者芭芭拉的技巧,一分钟战胜拖延
文章图片
当我这样想了之后,居然真的很有效,只用了一点点的动力就打开了公众号,因为拖延的太久了,我甚至已经忘了账号密码,不过还好并不繁琐,试了几次就登陆成功了。我打开了公众号看完之后,发现好像也没多痛苦,一看表,一共就用了五分钟,想着要看20分钟,反正也没事,接下来就提笔又写了这篇读书笔记分享,把我拖延了一年的事情给做了,虽然我没有制定目标,但是在开始行动之后,做这件事情本身已经没有特别多的痛苦了,所以行动之后反而会产出一个结果。
接下来我继续用这种方法,又开始做了一个之前拖延了五年的事情,策略一样,不求结果,只给时间,居然也顺利的做完了。回想了一下,其实这两件事都不难,但一个拖延了一年,一个拖延了五年,每一次再做之前,我都感觉到痛苦,所以就不会去做,最难的是开始去做。芭芭拉的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却非常有效,不需要有多么强的意志力,只需要小小的欺骗一下自己的大脑就可以了,因为做拖延的事并不一定那么痛苦,我们更痛苦的是想到要做这件事情的痛苦。
用《学习之道》作者芭芭拉的技巧,一分钟战胜拖延
文章图片
把这个简单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一句话,保持以过程为主导的工作习惯能够有效的克服拖延,如果你跟我一样,也有一直未做的痛苦事项,那就现在开始试一下吧!
【用《学习之道》作者芭芭拉的技巧,一分钟战胜拖延】如果你身边也有跟我一样有拖延症的朋友,分享给他们吧,一起战胜拖延,享受快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