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机器人入侵:无法拒绝的颠覆( 三 )


文章图片

你一定好奇,为什么中文语境的服务机器人划分,没有和IFR同频 。
将专业服务机器人拆分成to B和to G,反映的是同个产品下的两个视角——从企业、政府两个层面对于服务机器人的解读 。
两面后的“一体”,是国家对于“无人服务”、机器人换人的思考:
一方面,随着服务机器人被列入各项国家政策,逐渐开始承担医疗、水下作业、搜救、空间探索等高要求的作业 。
另一方面,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逐渐提高,服务业企业也希望通过高科技附加提升品牌形象,提高用户体验 。
立方知造局认为,两面一体之下,未来公共类、特种类服务机器人将以“基建式”多层面、多维度渗透进日常生活 。
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市场份额累加,而是在to B和to G两个领域的交集中产生新的连接和商机,并带来一片千亿市场 。
比如to B的清洁机器人,原先只为商用建筑提供清洁工作 。2020年疫情期间,市场规模达到58.1亿元人民币,增长率高达120%,到了2021年,仍有175%的增长率 。
这是因为,清洁机器人的打扫范围从原先的商务楼,扩张到了医院等公共领域 。预计到2025年,清洁机器人能达到749.1亿元市场规模 。
又如,AMR送货机器人,除了原先的物流、园区内作业,在酒店、餐饮业的发展同样迅速——2021年,酒店、餐饮终端配送机器人市场规模就已超100亿元,是上一年的2.5倍,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300亿元 。
两款产品被疫情推上市场舞台,但在不同的视角下,仍能保持后续成长活力 。
立方发现,甚至工业机器人分类下的协作机器人,随着核心部件逐渐拥有国产替代,成本进一步降低,将越来越多跨界至服务领域——
基于多关节的协作机器人,由于高精度核心部件,拟人化的工作方式,将会进军烹饪、甜品制作等环节——嗯,厨师可以早早下班的味道 。
机器人|机器人入侵:无法拒绝的颠覆
文章图片

冬奥会餐厅里的机器人  图源:搜狐新闻
东方哲学让两个视角,并未彼此割裂,而是寻求更多的商机与共鸣 。
03、政策之变:从方针到落地在服务机器人的海域中,政府如同灯塔,规划并逐步引导往来船只的航行方向 。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十三五”阶段的规划,走过从“方针”到落地的阶段 。宏观的规划已经完成,市场格局已经初步确定,因此从2021年“十四五”开始,政策给出了三条安全航线:
1 拓展市场:鼓励服务机器人企业建立产品体验中心,同时探索建立新型租赁服务平台,同时发展智能云服务等新型商业模式 。这样可以迅速满足中国消费者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也可以推进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 。
2 国产替代:2021年12月24日,第一零三号主席令签发,其中提到“政府应率先购买首次投放市场的境内产科技创新产品” 。这意味着,生产toG特种服务机器人的本土厂商将首先获利,并且在未来服务机器人多场景合作的趋势下,所带来的国产替代潮将逐渐蔓延至toB端 。
3 完善产业链:加强服务机器人用户企业、机器人企业、整机和零部件企业间的合作,联合开展技术试验验证 。应用感应控制、语音控制、远程控制等多种技术手段大力发展服务机器人 。
目前,相比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还属于机器人领域的新兴行业,占比较低 。但可以确定的是,服务机器人未来将要服务的是整个社会的各个环节,远比工业机器人所服务的制造业前景更为广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