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乡情(原创)

浓浓的乡情(原创)
文章图片
浓浓的乡情(原创)
文章图片
浓浓的乡情(原创)
文章图片
扶贫路上经常会听到许多故事。有扶贫干部的感人故事,也有帮扶对象的脱贫故事。
每次上户,除了按照要求做好帮扶工作,宣传脱贫政策,了解贫困户情况,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这些都是份内之事,要做,还必须做好。除了工作,其实让自己感受最深的还是帮扶对象的那种浓浓的乡情打动着我。
每次到帮扶对象家,他们基本上都会有人在,条件虽说差点,但这些帮扶群众精神状态很好。不管我什么时间去,都非常热情的出门迎接,打招呼。从来就是笑呵呵,除了身上的衣着没那么光鲜,非常的朴素,住房条件稍差外,从他们的脸上,从来就看不出他们因为贫困而有的忧伤。住房差些,但里外收拾得还是非常干净利落。
没有开展扶的时候,大脑里想象的贫困户家,一家是破败的房屋,到处是鸡鸭,进门可能连下个脚的地都没有,臭气冲天,桌子上可能上餐吃过的餐具都没有收拾,板凳、桌子没个象样,屋里堆的杂物成堆,除了臭,还有杂物的霉味,可能会让人坐不住。什么乱的,脏的、臭的全装进了自己的头脑里。可能群众会很赖,会讲很多条件,就等着你扶。一些不完整的意识占据着自己的心,也着实有些矛盾。
第一次上门,就完全打消了自己的错误思想。群众的热情,进门前的屋外环境的利索,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心总算得以平静。打那以后,我喜欢经常来帮扶对象家里走走、坐坐、聊聊、看看,和他们拉家常,打扫卫生,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真正融入到他们中去。
上户完善资料时,我也习惯性的以聊天的形式一边做资料,一边闲聊。他们全家人会围上来,说说笑笑,谈谈最近家里的变化,说说心里特别想说的话,也会时不时向我打听有什么新的东西,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农村政策。资料做好后,他们签字都非常的认真。文化不怎么高,但签字的时候特别的仔细,生怕有什么不周的地方。签好了,还主动说这样行不行,写得不好看,多原谅。这种客气,几乎从来就没有少过。
帮扶群众家里都会有些自产的水果及红薯之类的农产品,一进门他们就会把这些东西拿出来与我分享。在他们看来,我们是城里人,进去后,把凳子擦了又擦。自然这些吃的东西,他们更是怕我担心不干净,当着我的面从压水井压出的新鲜水冲洗。他们那种非常小心的样子,忽然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小。吃着水果、农产品,心里暖暖的。我挺不好意思的样,他们却说,这些不值钱的东西,怕你们不敢吃,你会吃就很好。
老百姓的话简单,没有什么花言巧语,相当朴素。正是这种朴素,让我又找到儿时的感觉。乡音很亲,乡音很美。
我和成千上万的帮扶干部一样,认真履行职责,做着自己该做的工作。可是在帮扶群众看来,我们给了他最大的帮助,我们就是他的尊贵客人。经常想,我们只是做了微不足道的一些小事,而群众为什么会这么看重我们。
群众是最低层的人,他们勤劳着,创造着。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多高的文化,也没有多少技术,仅凭着一双勤劳的手,为生活辛劳。但他们纯朴,他们善良,他们友好。我们的偶然出现,带领他们致富,走出贫困的境地,让他们也能享受着幸福的生活,也能在新时代的氛围里,重新振作,成为新时代真正的新农民。正是我们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重燃自信。我渐渐明白,他们对我们的尊重和看好,那是热切的期盼。我们一定不能让他们失望,一定不能让他们在新时代奋进的路上掉队,要紧紧拉住他们的手,一起走进新时代。
群众的情,让我越来越想着要更多的来感受这份情。平时我们坐在办公室里,除了业务工作,还有许多务虚的工作,有些工作总认为理不出头绪。如果能多来群众中,多深入生活,多了解社会,思想活了,思路自然打开,工作针对性更强,工作活力就能更足。
每次离开帮扶对象家时,无论什么时间,都非常真诚的要我留下来吃饭。这种乡情,就是老百姓的真情。
【浓浓的乡情(原创)】浓浓乡情,让我懂得了责任,感受了厚重,坚定了信心。我要把这份情珍惜,化作为民服务的动力,贴心为群众,尽心做好当下的事。n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