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7农历二月初五

作为一个从小的学渣,给自己定下一周两篇的目标,实际上就是流水账阿!一周两篇流水账确实不应该是难事。算了,上一篇都和自己说过了,和自己的昨天比较,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是可喜的。
前几天听广播,听到了《简爱》的解读,听完了感觉好像和《傲慢与偏见》很像,拿起kindle想借阅《简爱》,发现十本书借满了,大致浏览了一下这十本书,发现一本大概2018年读过的书,然而已经毫无印象了。这一个月一直在画导图锻炼一下自己很差的思维能力,心血来潮,便下定决心,重读,画脑图!完成之前不能读《简爱》!
《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是一本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的小工具书,从大概五个方面来剖析了效率这件事。我以边读边画的方法历经四天,现在还有大概20%就完成了。其实刚读完引言的时候我就发现了,其实预期读这本书,不如直接去读罗伊鲍迈斯特的《意志力》。《2小时》更像是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了《意志力》中的几个小节。
【2020-02-27农历二月初五】从2019年开始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到现在大概读了40本书,虽然都说数字并不重要,但这40本书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从量变到质变。从最初的超不过五页,到去年勉强读完一本书,阅读速度随着量的积累也跟着增加,直到已经不满足于只是“读完”一本书,我想去记住,理解并且去实践。从阅读技巧类到畅销书籍,再到文学和工具类书籍,到现在能读一些历史和大部头的书籍(目前还在门槛阶段),回看这一年多的路程,就像樊登《读懂一本书》里面提及的“理解力的池子”,现在回看的《2小时》,看到了两年前自己做出的整篇整篇的标记,但实际进到大脑的可以说没有一分一毫。但现在有了一小部分积累,已经能让我感到知识的联结,从这本书看到与那一本之间的相似之处与联结之处,每个概念就像一颗柳树,而我所读的每一本概念之下的书籍,便是为柳树的枝叉萌出新的一支柳。垂柳的数量越来越多,在我脑海里形成的网络便越密集,联结之处亦是越来越丰富。我也想运用写出来的方式输出出来,想想一年,三年,甚至十年后回看,可能认为自己现在有点“傻”阿,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