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约克一年)

位于约克市区的肉铺街

在尼斯的最后一天,我拖着行李箱在酒店前台checkout,和接待的大叔攀谈。大叔问我下一站去哪,我说,回家,回约克。
大叔眼睛一亮, “York is a nice city! Good choice! ...”。大叔在伦敦生活了五年,也是去过约克的。
约克这地方似有说不清的魅力,也不过是生活了一年的地方,已经足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每次去到欧洲别的城市行走,倦了乏了,受委屈了,都要产生“快点回约克”的急迫感。
“约克一年”这篇小文是很早就下了决定要写的。也思来想去蹦出过不少点子,但挑挑拣拣,当真下笔了,又没个逻辑了。
因为想记录的很多,能记录的更多。本意是想要叨叨这一年的碌碌朝夕,或是疏失错漏太多,或是疲于说道的懒惰,也就捋出一两点平淡日子里的体悟,或许抽象又缺了条理,还是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了。
01/ 生活与生存
记得那天坐上从曼城机场开往约克的火车,身子倚在车窗边上,望向窗外,白的灰的云层厚重地盖在头顶。
加上转机,16小时的飞行奔波已磨去我大半精力。列车前行,左右轻微摇晃的车厢好像娃娃的摇床。眼皮开始变得沉重,耳边出现呢喃软语,亦幻亦真。这是每次入睡前都要有的奇妙体验。
隔着眼皮,忽地一片明亮。面颊一阵温暖,皱着眉头睁开眼睛。窗外的山坡上盖着一大块深深浅浅的绿色,上面镶嵌着黑色白色星星点点的牛羊。列车长广播:下一站约克。
火车到约克已是临近正午,热空气上升,正是一天顶热的时候。约克的春天来了,街上正是盛开的五彩,冒头的绿芽儿。而一个月前离开时,这里才经历了长达一周的暴雪。
【英国留学(约克一年)】约克人太珍惜这难得的阳光了。架着墨镜,汗衫短裤,坐在街边的露天酒水bar,一杯pimms就是一下午的晒。
可惜了约克地处内陆,距离最近的海港斯卡伯勒也需要一小时的车程。约克人的假日,唯独缺了阳光沙滩的小资。
饶是如此,约克人在我看来是最懂得享受生活的。在这一座蕞尔小城里,消磨掉的时光都是丰盛的快乐,那种走在一个初夏的黄昏微风迎面吹来,空气中有暗香浮动的快乐。
闲适生活激发艺术创作的想望。没课的日子,最喜欢独自漫步到市中心,坐在小广场舔着喜欢的朗姆味儿冰淇淋,观摩一场街头艺人的表演。
最喜欢是Lewis小哥的吉他弹唱,小哥标配贝雷帽加黑色紧身牛仔裤,唱的是乡村民谣。再就是一支集结老中青的英伦摇滚乐队,是我第一次来市中心看到的乐队表演。
约克人都挺愿意做观众的,也挺愿意捧场的,或者围观叫好,或者丢下几枚硬币,再予陶醉的演出者一个赞许的眼神示意...
始终认为约克是个太美好的地方,对比快节奏的魔都,这里的一切都不那么真实。偶尔爱国情绪上来了,也莫名要为母国百姓报不平:腐朽的资本主义!...
一次在约克老街上闲逛,我与朋友感叹道,中国社会像锅烧沸的热水,日子过得挣扎。英国人求生活,中国人求生存。朋友乐观,提醒我人这一辈子奋斗打拼过才不枉此生啊。我苦笑...
一次深夜打车回住处,和司机老爷爷聊天谈到英国人喝酒。爷爷说,其实很多英国人日子过得也挺苦,社会底层劳动者工资被拖欠之类的种种也是有的。喝酒于是成为精神寄托,成为排遣郁闷的方式。我俩都沉默了。
我明白了,众生皆苦。生活与生存的标准,本就存在个体化的差异。
02/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我本人的自我探索尝试该是从大二才开始的了。我的青春期开始得比较晚,对于一些人高中就会思考的问题,我是大学时期才将将启蒙。在心智发展的路上,很落后了。
感觉很亏,所以闲下来就猛灌精神食粮,尤其这一年的留学生活中,不断尝试摸索攀爬。下场是自我意识的纠缠,以及一年来无规律的失眠症。
当然我是不愿意把自己有时萎靡的精神状态归因于自我意识成长的副作用的。一方面确实因为贪玩忘了睡觉也是有的,另一方面,自我探索过程的迷人也叫人无法割舍。
在与自己对话的私密、真实且自由的“意识之悬搁”(梁文道)中,不断触碰纯粹的人性质感。在一个不知名的向度中枉自假想,又时常能够获得惊喜愉悦。
关于独立,一年前或许我会将其理解为“独自生活的能力”。但现在发现,独立的本质是该上升到意识形态的,即,独立的思想与人格。
而获得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的途径,除开上文说道的自我意志探索,再就是寻找精神寄托了。无论是对别个灵魂,还是某种外物,或实或虚。或许个人的精神是无法真正独立,是必须要与这个世界产生某种联系的。
或许“你须寻得你所爱,并且为之守望”(熊培云),灵魂的马车方能驶向高坡。
- END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