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之死地而后生

2/1000#观点#无伯凡#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消极的乐观主义者 以下摘自《伯凡日知录》:

什么是童话,就是结尾都有一句“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就是消极的乐观主义者。认为问题、麻烦、困难可以解决且一劳永逸,隐含的逻辑是“只要……就好了……”,只要打败了怪兽,王子和公主就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只要解决了眼前的困难,未来将是一片光明;只要你答应和我在一起,我们以后就会美满长久……
王尔德说“世界上有且只有两种悲剧,也是悖论,一是得不到,二是已得到”
钱钟书说红楼梦应该有下篇,讲一讲宝黛在一起之后的悲剧。
得不到是不幸,得到是灾难。
吴伯凡自创一个“麻烦守恒定律”,甚至说解决了一个麻烦只会出现更多麻烦。
庄子也提到了人道之患与阴阳之患的区别,就是说在你没有得到、没做成事情之前会有各种患难,但却都是可预见的人道之患,可一旦得到或事情成功,却会出现各种出乎意料、不可预知的阴阳之患。
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积极的悲观主义者——“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此……”。所谓“悲观主义”,就是知道一切只不过是阶段、里程碑,一个问题的解决一定会产生新的问题,并且这个新问题是从零开始的新变量。
吴伯凡说,积极的悲观主义者认为人生本就是许多不幸,出现一点幸运就很开心了。李笑来也告诫我们,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知道别人泼冷水是正常的,如果有一点点鼓励就很开心了。
这里面透着一股深深的悲观,世界充满不幸,前途肯定坎坷,多数人不会理解你……但深层却是积极的,特别是会有积极的行动,尽管前面有九九八十一难,但我要一路向前,我相信自己能干掉各种妖魔鬼怪,甚至是享受这个过程——上瘾。
生活和工作就是不断难度升级的扫雷游戏
区别 消极的乐观主义者与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别绕晕了
其实光是消极的乐观主义者就比普通人高出一层,很多人只是盲目乐观或一味消极,而消极的乐观主义者,这个消极是隐藏的,他们主要表现为乐观,在不幸的世界中总能看到好的一面,对事情怀有正面的期待,认为一切会变好,只要眼前的困难解决了就会迎来光明幸福。但这个“消极”是隐藏在背后的,是他们刚开始所不自知的,等得到所要、梦想成真之后,在一种新的场景态势下,就会出现他原本根本未想到的一些新问题,到了天堂,才发现没那么美好。这是先有乐观后有消极,情绪和行动上都可能消极。
而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刚开始是有悲观的,在他的世界里就知道麻烦永远不会消失,而且随着升级麻烦只会越来越大,可他并不会退缩,也不会消极,而是勇于选择、直面挑战,成为主动找麻烦的人。李笑来说“想要却不能够”与“可以却不一定要”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没看到不幸而后受到打击”与“看到不幸却迎难而上而后成也淡然”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积极的悲观主义者比消极的乐观主义者更稳定,更持久,嗯,境界就不一样嘛。
就像方洪波总结2017所说“什么都经历了,什么都看透了,不会再焦虑,也没有什么好焦虑的”
我是怎样的呢 我是怎样的呢?我应当属于积极的乐观主义者。因为我一直充满希望,认为世界会变好,我自己通过努力也会不断变好,我坚信!但我知道这个过程肯定是曲折的,有波动的,成长也有周期,所以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消极悲观。但是我也有问题。
昨晚又做了一个曾经多次出现的梦,总是在回家或去某地的路上遇到各种状况,总不会一帆风顺。醒来我觉得这可能是我的一个创伤,所以潜意识才不断轮回重复。我总有一种恐慌,或者说害怕一种自证语言,那就是自己不行,自己运气不好,做事情总是遇到坎坷,这太可怕了,我害怕这种想法成为自己的潜意识,那我可能就真的被自证语言了。所以我认为需要矫正、修复、疗愈。
【认之死地而后生】其实,这种自我否定的时刻所有人都有,解决的办法绝对不是过度关注、沉迷其中,受其控制。我现实中也有许多做得好的地方,甚至许多人都只会说我优秀,那么我当选择自己的注意力焦点,聚焦在自己能够做的事情之上,做好事情,增强自信。
积极的乐观主义者已经能量很高了,所谓“心中无敌,天下无敌;心中无不幸,天下无不幸”;积极的悲观主义者能量更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知道前方困难重重,却依然可以主动挑战,知道挑战成功之后会有更大的困难,却依然追求卓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