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本应该更优秀——一加10Pro上手简析

作者:值友6770831517
一加这个品牌,在我眼中一直有着极其浓郁的“极客”色彩。从诞生到现在,一路以美观的设计、出色的手感、极致的堆料、流畅的系统,形成了的自己独特的品牌调性。这样的一个品牌,作为一个比较狂热的数码爱好者,很难不对它产生好感。所以即便我不是加油,却也先后使用过一加8、一加9Pro、一加8T这几款一加手机。这次也是很幸运获得了一加10Pro的众测资格,那么带着这份对一加的好感,将主卡放入卡槽让它成为我的主力机,我和一加10Pro便开始了为期十几天的朝夕相处。接下来就来和大家聊聊关于这款手机的使用体验吧。一、外观包装方面,或许是因为这个大红色,一加的手机盒一直是我更愿意多看几眼的存在,里面的红色数据线,红色卡纸的呼应也是相当提气。内容物是很常规的几件套:手机本体、充电器、数据线、手机壳、说明书保修书等卡纸。绿厂系在去年的“环保”风大肆盛行的时候没有选择随波逐流,一直随机附赠充电器,好评。
color|本应该更优秀——一加10Pro上手简析
文章插图

我拿到的是【破界黑】配色,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配色,整机包括边框都是黑色,浑然一体,质感超强。机身三围也维持了一加一贯的水准,仅8.55毫米厚,“仅”200g,这个重量在两年前是真的没办法说是轻,可在今天这个动辄220、230的时代,对小拇指已经算相对友好了。
color|本应该更优秀——一加10Pro上手简析
文章插图

点亮屏幕可以看到一块素质不错的曲面屏,曲率算是微曲,边缘没有发绿,显示效果的衰减也几乎没有。虽然我本人更喜欢直屏,不误触,更容易贴钢化膜。但也不得不承认曲面屏看起来更高端更精致,侧滑手感更符合安卓手势操作的逻辑。四个R角和边框弧度一致,基本平行,这点好评。手机背面采用了和9Pro黑洞几乎一样的丝绸玻璃工艺,光打上去会有blingbling的效果,摸起来却丝般顺滑细腻,有类肤的质感。那种知道是玻璃但摸起来像丝绸的反差感很奇妙。妙则妙矣,就是裸奔手持的时候,有点滑,让人少了点安全感。背板和中框的过渡不是很顺滑,手指从背部滑过边框的时候会有段落感,有点硌手。不过瑕不掩瑜,总体握持手感我愿称之为优秀。
color|本应该更优秀——一加10Pro上手简析
文章插图

然后是重头戏,这个硕大的个性的辨识度拉满的镜头模组。这个设计在发布之前被曝光时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觉得非常好看,有人觉得丑哭。我第一次看到曝光图时也感到很意外,毕竟9Pro的模组算是秀气那一挂的,突然变得这么粗犷一时间还真是难以适应。那么关于这个模组,我的观点是:它不太上相。平面图无法完全展现它的质感,只有到手之后近距离观看,才能get到亮面陶瓷和磨砂玻璃两种材质的黑色,所呈现出来的反差感与层次感。
color|本应该更优秀——一加10Pro上手简析
文章插图

当然也不是说这个设计就很完美,经过我这几天的观察,边框延伸出来衔接模组的部分,我觉得弧度可以小一些或者干脆直接做成直角,现在这样总让我有种整个模组左边宽右边窄的错觉。在模组设计高度内卷的当下,能给出一个辨识度拉满的答案,我觉得已是殊为不易。或许一加下一步更应努力探索的,是如何在辨识度拉满的同时,让人看到图片就购买欲也拉满。
color|本应该更优秀——一加10Pro上手简析
文章插图

总之我对一加10Pro的外观是满意的,非要较真的话,那就是我不太喜欢这个顶部削平底部却还是弧度的不对称设计,多少会让强迫症患者有点难受。二、屏幕从一加7Pro开始,绿厂系的旗舰屏幕好像就没让人失望过。那么这次一加没有选择更卷更新的E5发光材料,而是依旧沿用E4。这一点我觉得是好事。不知道E5是不是跟微棱镜技术绑定了,之前发布的E5旗舰好像都在用这个技术,亮度提升确实可观,但为此牺牲掉可视角度我认为不值。可视角度这一评判指标,从iPhone4发布视网膜屏幕沿用至今,我认为相较于最高亮度,可视角度的优先级是要更高的。说回一加10Pro这块屏幕,说实话你可以永远相信绿厂系的屏幕调教水准:观感通透、亮度足够、侧视没有彩虹纹或者红绿色斑、色彩准确、低亮度下也没有抹布屏的效果,这些基础指标都没问题;原生10bit看晚霞那种颜色过渡细腻的场景的时候也不会有太明显的断层;还支持了环境色自适应,也就是苹果的原彩显示,效果很好,只是锁屏后换到另一个色温环境再解锁时,色温变化会很突兀,不够线性,有待优化。这块屏幕最大的卖点是LTPO2.0技术,可以根据显示内容实时调整屏幕刷新率。使用下来发现确实像宣传的那样,切换灵敏,反应迅速。静止时的刷新率会受亮度影响,经实测低亮度时120Hz,中低亮度时10Hz,中高亮度时5Hz,高亮度时1Hz。播放视频时会根据视频帧率切换到30或60hz。滑动操作的瞬间会切到120Hz,打字等点按操作会切到10或30Hz。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