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龙|智能手机对用户越来越“体贴入微”,背后藏着这些秘密( 三 )


骁龙移动平台的进化,也是手机体验的进化长期以来,高通的骁龙旗舰移动平台一直是安卓高端手机产品首选的 SoC 平台,在超过十年的密切合作中,高通通过对骁龙移动平台相关技术能力和特性的持续升级,以及和终端厂商始终如一的密切合作,进而形成了和终端合作伙伴之间奇妙的默契,也正是因为这样,安卓手机的用户体验才会在发展中不断变好,直至现在的细致入微。
我们不妨先以 AI 举例来说,高通从 2007 年就开始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在长期的技术积淀下,最终于 2015 年在骁龙 820 处理器上正式融入了第 1 代 AI 引擎 Zeroth。大约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智能手机开始逐渐关注 AI 技术的应用,并将之转化为一个个在当时看来非常惊艳的功能,比如当时各大手机都有的语音助手、指纹识别等,到后来双摄流行,人像模式拍摄过程中的识别和抠图,都离不开 AI 技术的应用。再后来很多手机在拍照中开始引入 AI 场景识别增强,还有拍人的闭眼提醒等等,也是随着骁龙移动平台 AI 能力提升而产生的高阶应用。
骁龙|智能手机对用户越来越“体贴入微”,背后藏着这些秘密
文章插图

从 2015 年第 1 代 AI 引擎发展到今天骁龙 8 的第 7 代高通 AI 引擎,骁龙平台的 AI 处理能力也是节节攀升,比如在骁龙 855 时代 AI 算力还不到 10TOPS,到骁龙 865 移动平台就直接飙到了 15TOPS,去年骁龙 888 更是达到了 26TOPS。在这样算力暴涨的过程中,高通通过和手机厂商的合作优化,无数次将跃进的 AI 能力转化为实际落地的应用,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终端使用体验。
比如我们现在能够流畅玩游戏,就离不开 AI 引擎对性能的智慧调度,我们能在夜晚拍出明亮纯净的照片,离不开 AI 引擎与 ISP 合作进行多帧画面的快速处理、合成,我们能使用强大的实时翻译功能,也是离不开 AI 引擎的支持……
骁龙|智能手机对用户越来越“体贴入微”,背后藏着这些秘密
文章插图

再比如对 Spectra ISP,它对智能手机影像表现至关重要。高通同样是在骁龙 820 中引入了 Spectra ISP,并且在那时就能实现自动曝光、自动对焦、自动白平衡等功能,而且对于弱光成像也有相当的优化,然后 2017 年高通发布的 Spectra ISP,在生物识别和高分辨率 3D 深度感测技术等方面做了改进,当时智能手机双摄像头已经开始流行,新一代 Spectra ISP 为双摄配合下的深度感知以及人像模式的景深测试提供了关键支持,正因如此,双摄像头才能凭借出色的体验获得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骁龙|智能手机对用户越来越“体贴入微”,背后藏着这些秘密
文章插图

到 2018 年,骁龙 855 移动平台引入了 Spectra 380 ISP,这是当时首款计算机视觉 ISP,能够在 4K HDR@60fps 的状态下实时进行视频拍摄、对象分类和对象分割。消费者也得以用上最基础的人像视频虚化等功能。
骁龙|智能手机对用户越来越“体贴入微”,背后藏着这些秘密
文章插图

此后,Spectra ISP 的能力持续进化,下一年的 Spectra 480。美妙可以处理的像素量达到了 20 亿,骁龙 888 的 Spectra 580 ISP 则是首个支持三 ISP 的图像信息处理器,可以让用户在手机上用 3 个不同的摄像头同时拍摄视频,然后生成 3 支视频,每支视频都可以达到 4K HDR 品质。
今年的全新 Spectra ISP 则首次带来了 18-bit 处理能力,能够每秒捕捉 32 亿像素, 可同时调用三颗摄像头每颗分别以 30fps 捕获 3600 万像素的画面。
骁龙|智能手机对用户越来越“体贴入微”,背后藏着这些秘密
文章插图

Spectra ISP 处理能力稳步升级的同时,我们也见证了智能手机影像水平的突飞猛进,像对运算能力负荷较重的夜景拍照模式早已不在话下,甚至能轻松拍摄视频夜景模式,与之对应的,就是我们能用手机拍出越来越好的影像作品了,无论是出差旅行,还是视频内容创作,一部手机足矣。

推荐阅读